“不需要投資,你只要把家里日常使用的產品換成賽特的,就是啟動創業之路的第一步。”
經銷商口中的“賽特”,就是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于8月9日公示的直銷牌照申請企業——山東賽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特”)。與很多涉水直銷公司“投入多、回本快”不同,賽特的產品圍繞人們日常起居,走市場代理模式,以經銷商人數優勢迅速占領市場。
這家主打環保家居用品的上市公司,在直銷市場上低調運作不到兩年的時間后,如今正在向著直銷牌照全力沖刺。
家居用品闖直銷
賽特注冊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生產型進出口企業,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為賈莉,公司注冊資本8509.8萬元(實繳8509.8萬元)。據賽特公司官方網站介紹,賽特主要以研發、生產、銷售可降解衛生用品和特種功能性家居用品為主,倡導天然環保的生活理念,服務于一站式家居護理。經營范圍涵蓋了衛生用品、家紡用品、新型家電等一系列家居生活用品。
早些年,賽特致力于家紡產品的創新研發。2005年,賽特研發出一款大豆蛋白纖維毛毯引起行業注意,2006年,自主品牌“普瑞福”系列特種纖維家紡產品被行業協會評為“中國紡織品著名暢銷品牌”,2007年,其研發生產出的阻燃產品獲得中國消防總局“阻燃產品標識”認證。不僅如此,賽特還瞅準市場及時轉型,從傳統出口導向型紡織企業一躍成為內外貿并進的生活必需品和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一員,并由原來的淄博賽特紡織有限公司更名為山東賽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賽特的產品已經遠銷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系列獨創產品得到國內同行業認可后,賽特一鼓作氣,至今已經申請了包括竹纖維防霧霾口罩、環保型玉竹纖維衛生巾、環保型甲殼素纖維衛生巾、環保型甲殼素纖維濕巾、環保型玉竹纖維尿褲、環保型甲殼素纖維消炎敷布在內的7項專利技術,以及涵蓋日化用品、飲料啤酒、醫藥制品、醫療器械、家居照明設備、辦公用品、布料床上用品等不同系列產品的14個注冊商標,其中,“SAITENM”、“真記”是其目前市場主打產品中比較常見的商標。
2015年對賽特來說是個重要年份,這一年,賽特成功登陸新三板,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股份代碼:833225)。從傳統紡織企業,到日用品生產企業;從出口型加工企業,到內外貿快消產品生產商;從股份制改革,到上市公司,賽特的一次次選擇將它推向了更為廣闊的公眾視野。2015年,忙于上市計劃的賽特同時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塊“大蛋糕”——直銷。
近幾年直銷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不僅給業內人士打了強心劑,更給許多傳統企業傳遞了轉型的信息。嗅到了這一行業的發展潛力,賽特決定進軍直銷。賽特上市后不久,便傳出了涉水直銷的消息,而其市場招商的噱頭,正是上市公司的名號。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其開辟直銷市場之初給出了很多優惠加盟條件,加之生活快消品的重復消費率高,賽特在剛開始利用直銷制度招商時市場反應良好,有數據稱,不到兩個月賽特市場就有幾百人的團隊。
消費致富開市場
“賽特上市的消息剛一傳開,就有人開始招商加盟。”
經銷商劉某從2015年底接觸賽特,當時聽親戚介紹使用賽特的產品可以“賺錢”:“不需要投很多錢,直接把家里的家居用品換成賽特的產品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接著把這些產品推薦、分享給親戚朋友,就有了自己的團隊。”一次性購買賽特的產品達到一定金額,就擁有了相應級別的經營權,接下來的一切消費行為都變成了“賺錢”的生意,他建議記者先把家里用的衛生紙、衛生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全部替換成賽特的環保型產品,“慢慢改變生活方式,一邊消費,一邊致富”。
此前接觸過直銷的劉某對賽特的“消費致富”戰略很有信心。據他分析,賽特的獎金制度比較“安全”,利于快速打開市場、建立規模性團隊,很適合他這種被直銷傷害過的人。和劉某一樣,從其他直銷公司平移或者跳槽過來的經銷商不在少數。
劉某所說的“安全的”獎金制度其實就是雙軌制。一次性完成不同消費檔次(1000元、1200元、4800元、12000元等),會相應獲得不同會員身份,同時得到等價值賽特產品,這一環節被賽特稱為銷售返利,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產品獎。推薦朋友繼續加盟,繼而獲得消費返利,即見點獎(每點獎勵50元,12層截止)。接著就是量碰獎和層碰獎,賽特稱之為組織獎(量碰一次獎勵單邊金額的10%,層碰一次獎勵單邊金額的70%,兩者均不限層),以及復消獎,即管理獎(公司扣掉每人當月收入的10%用作經銷商個人重復消費原價購買產品,其中提取6%獎勵給管理者)。
劉某認為賽特的獎金制度特點是“快、穩、大”,見點獎穩當回本,層碰、量碰快速獲益,產品特性注定重復消費率大。經銷商吳某認為賽特的直銷行為不是很明顯:“我們是代理商加盟,1000元為普通經銷商,4800元為高級經銷商,12000元為市級代理,102000元為區域大代,一次性消費相當于繳納了代理費,各個區域代理安排在相應的市級代理下面。”
無論加盟形式如何,試水直銷不到半年后,看到市場發展良好,賽特于2016年5月將注冊資本增加至8509.8萬元,達到申請直銷牌照門檻,并著手準備申牌事宜。同年,企業經營范圍增加生物藥品、家用電器、營養和保健品、醫療器材的銷售,以及生物技術的推廣等,可以看出正在向合法直銷產品類別上面靠攏。
籌備一年多,今年8月商務部公示了受理其申請直銷牌照的信息,公示期賽特直銷市場更加低調,幾乎沒有官方宣傳的招商活動,但是經銷商團隊的培訓課程從未間斷,經銷商張某向記者展示了他11月忙碌的工作行程,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做好迎接直銷牌照的準備。
近幾年內資上市公司涉水直銷的案例逐步增多,康美藥業、九極生物、哈藥、東阿阿膠、好當家、康恩貝、以嶺藥業、康緣藥業等。眾所周知,上市公司面臨著財務狀況公開化和商業信息容易被競爭對手知悉利用、股權稀釋導致企業老板對企業的控制力減弱、股價波動和直銷外事互相牽扯,諸多不利因素使得上市公司雖然能利用“上市光環”打開市場,卻也因這個光環不得不“低調慎行”。
以家庭日用必需品挺進直銷的賽特,能否扛住廣大消費者、經銷商、直銷市場的考驗,我們拭目以待。(本文來自: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