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銷行業飛速發展,行業規模和銷售業績快速提升,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影響到數億消費者的經濟生活。那么無限極作為直銷龍頭企業,是如何做到從“0到1”,始終保持活力的呢?
產品好才能腰桿硬
美國硅谷創業投資教父彼得•蒂爾在《從0到1》一書里認為,創業者只有做到從無到有,即“從0到1”的創新,才能在變化和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第一”成為“唯一”,而無限極“從0到1”的第一步,則是重視產品。
“產品是連接消費者的橋梁,企業要對消費者負責,首先要對自身產品的品質負責。我們在質量管理方面始終堅持100-1=0的原則,建立了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關注從中草藥種植源頭到消費者手中的每個環節。例如,我們的拳頭產品增健口服液,從原料到成品就要經歷2576道檢測工序。”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黃健龍先生告訴南方網記者。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黃健龍先生
近來,無限極連續獲得“國際質量創新大賽”質量金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科技一等獎等重量級獎項,這些都展現了無限極在保障產品高品質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對未來的長遠規劃,也是無限極堅持“做世界放心的健康產品”質量愿景的具體體現。
此外,對于無限極來說,科研實力是重要的“制勝武器”,繼簽約劍橋大學、法國科學院和巴黎狄德羅大學等國際頂尖科研機構之后,又迎來了一位重磅合作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朱爾斯•霍夫曼教授。無限極每年投入數億元用于產品研發與技術提升,已擁有500余項專利、多項自主科研技術及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強強聯手,打造“一個中心、多個科研平臺”科研體系。
正所謂產品好才能腰桿硬,一個企業再好,也不能是無水之源、無本之木。成立25年來,無限極不斷尋求并保持與國內外頂尖、權威科研機構及專家的合作,為的就是能夠始終做到從“0到1”,拿出更好的產品,以不變應萬變。
無限極的空杯心態
從“0到1”其實也是一種空杯的心態。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數碼科技、電子工具層出不窮,顧客的思維觀念、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和社交工具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限極在面對變化多端的外部環境時,主動轉變,清空自己,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掌握新的溝通技能,嘗試新的銷售方法,積累出新的“1”,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黃健龍先生在接受南方網采訪時介紹道:“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我們也在探索與互聯網無縫銜接的路徑,將‘數碼化’作為重要的策略關注點,為此成立了專門的數碼部門,持續推進企業在各個層面的互聯網應用。”
記者了解到,無限極加大互聯網工具應用,致力運用互聯網技術及平臺,給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互聯網服務,“無限極中國”APP、微信服務號、E帆網等系統都在不斷迭代升級。另外,無限極也積極與權威媒體合辦新媒體論壇,探討企業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例如無限極的品牌活動“養吧”,今年計劃除了走入更多城市,也會更多地融合VR、AR、直播等新技術、新形式,讓消費者能更多地參與互動。
思利及人 為更好的社會而努力
從“0到1”對一個公司而言,也意味著它需要描繪一幅更加美好的未來畫面,用更高的目標、更遠大的夢想激勵眾人,突破自我的同時也心系他人,個體只有發揚集體合作精神,承擔社會責任,才能成就健康人生。2012年3月31日,在無限極成立20周年之際,向社會發布《無限極企業社會責任承諾》,它體現了無限極履行社會責任堅定的信心和決心。
2016年12月27日,由人民網主辦的第十一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辦。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榮獲“第十一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年度企業獎”。
據了解,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傳承“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始終關注大眾健康,凝聚社會愛心力量,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對社會的慈善捐款總計超過1.8億元人民幣。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是由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捐資2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原始基金成立的以非公募基金會形式獨立運作的公益慈善平臺,致力于大眾健康、扶貧助教、助弱賑災三方面的公益行動。
黃健龍先生在接受南方網采訪時強調:“我們在社會責任方面經歷了一個較為長期的摸索,最后在大量的實踐當中,形成了‘五個一’組成的責任體系,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這‘五個一’包括:一個核心價值觀、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一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一支無限極志愿者隊伍、一組無限極特色的公益品牌項目。未來,我們還會進一步不斷完善這一體系,讓我們的社會責任活動惠及更多人、更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