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大中華區校園招聘總經理周貞菊。(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英國版) 如新集團攜手中國人力資源領軍企業智聯招聘,于18日在伯明翰舉行大型招聘會,招募優秀海外留學人才,這已是如新第二年在英國舉行招聘了。同時,如新今年還首次贊助了全英華語辯論賽。 在海歸就業難的當下,如新卻主動出擊向海外留學人才伸出橄欖枝,如新的大中華區校園招聘總經理周貞菊向歐洲時報記者表示:“人才一直是如新集團的優勢和核心,我們非�?粗乜缥幕尘暗娜瞬牛M饬魧W經歷通常讓他們學會應對挑戰,這是將來他們在如新工作時需要具備的素質。” 贊助高校社團活動 選拔人才靠“四心” 見到周貞菊時,穿一身優雅正裝的她正在全英華語辯論賽的決賽會場忙碌著,做事干練,說話帶著綿柔的臺灣口音,讓人感到和善溫婉。 發掘、選拔人才,挑選出符合公司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標準。相較于慣常的看學歷、工作經驗、背景,如新更看重具有野心、善心、信心、熱心的“四心”人才。周貞菊進一步解釋了如新選拔的“四心”人才所具備的特質,首先要具有“野心”,就是對將來、對事業發展有企圖心;第二是“信心”,對自己,對公司有信心,對直銷公司有信心;第三是“善心”,如新希望公司的運營、如新的員工都能跟善的力量相結合。如新從來不請明星代言,因為要把省下來的開銷放在科研團隊;最后就是“熱心”,如新是做“人”的企業,我們這個產業需要溫暖的人性。 這也是如新首次贊助在英留學生社團活動的原因之一。周貞菊表示,優秀人才從來都是企業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點,如新一直看重在校園內發掘人才,也注重學生社團活動,希望從中發掘出有豐富社團活動經驗的學生,“學生會主席、干部、部長等,這些學生在活動中能體現、證明他們的領導才能,將來如加入公司,也會在公司起領導作用”。 周貞菊說,贊助留學生社團活動、比賽是一種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們能迅速認識“如新”,另一方面如新也可以通過贊助活動來嘉獎優秀人才。她透露,將來公司還會贊助更多的海外學生社團活動,并考慮設立給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的項目。 全球校園招聘啟動 看重跨文化背景留學生 如新2012年啟動校園招聘以來,規模就不斷擴大,當年公司就跑了中國58所高校,2014年公司更是奔赴英國、澳洲、北美地區等多個國家高校招賢納才。本次如新赴英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也是其2015大華全球校園招聘活動的一部分。 “全球各地的優秀留學生正不斷成為如新的‘新鮮血液’和儲備軍,在公司提供的職業發展平臺上,他們可以接受培養,發揮自己特長,和如新一起成長。”周貞菊說。 對海外留學人才的看重,和如新的企業文化相符合。周貞菊指出:“我們看重有跨文化背景的留學生,他們更能應對挑戰。在如新中國的上海總部,我們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或高管,跨文化的溝通能力很重要,我自己就是‘空中飛人’,經常往來臺灣和上海辦公,這種跨文化和跨地域在如新是很常見的。我們看重這些海外畢業生,就是看重他們‘視野開闊,放眼全球’的素質。” 她還表示,如新目前已進入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如新的員工未來有廣闊的海外工作機會,這也是留學生的優勢之一,“英國的留學生未來可能會被派到如新英國工作,不過首先還是會在中國接受培訓”。 “倒三角”架構企業文化 培養人才重“五i” 如新集團(Nu Skin)1984年在美國猶他州創立,之后在紐交所上市,現在全球50多個國家經營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是抗衰老領域的領先公司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直銷公司之一。2003年如新進入中國大陸,2006年獲得中國首批直銷牌照,2014年4月占地3.8萬平方米的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在上海落成。 此外,如新集團憑借雇主形象、薪酬福利、培訓發展、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優異表現,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年度“最具社會責任雇主十強”和“最佳雇主30強”。 問及如新如何保持“最佳雇主30強”的稱號,周貞菊表示,如新的企業文化理念是“以人為本、尊重、平等、信任”,在組織結構上顛覆性地采用了以“支持(Supporting Line)”為核心理念的倒三角模式,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將“管理層”置于底部作為支持方,為上一層的經理、事業部人員提供全方位工作支持,處于最高位置的是顧客。 在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如新更注重“五i”:創新驅動(innovative)、互動共贏(interactive)、融入共榮(infiltrative)、自主獨立(independent)和內部創業 (intrepreneurial)。 周貞菊舉例說:“我加入如新有兩年了,一直是 mobile office(全球多地辦公)的工作方式。我很喜歡公司鼓勵創新的氛圍,并且新人和有經驗員工的文化傳承度高,看重培訓,公司也不會一味追求業績。” 她還介紹,如新有個“接班人計劃”,“我們希望這個計劃在三到五年內‘開花結果’。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新晉的畢業生三年就能成為經理(Manager), 五年就能管理一個區域,當然這和人才自身的表現密切相關。” “善的力量”為使命 軟硬實力并行 在事業發展的同時,如新也將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投入公益事業中。如新集團于1996年成立“善的力量基金會”,為全球50多個國家數以百計的慈善項目提供了超過2億1千萬美元的款物,并支持了多項研究計劃。在大中華地區,如新已創造了超過1億個微笑,捐贈物資金額超過5億6千萬元,志愿者服務時間超過5.3萬小時。 秉承著“善的力量”使命,如新在中國提倡授人以漁的可持續慈善理念,先后發起了“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受饑兒滋養計劃”、“5.12小額信貸”等慈善項目,幫助數以萬計的弱勢群體提高生活品質、重建對生活的信心。為此,如新三次獲得中國民政部頒發的最高規格慈善獎項“中華慈善獎”,并榮獲“最具社會責任十強雇主”稱號。 周貞菊說,做公益是企業創始人的意愿和社會責任感,所以公司也始終把這種文化和理念傳遞給員工,“善的力量很重要,公司內部同事之間互幫互助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行善也能促進社會發展,同時能反過來幫助公司發展,我們一直希望將‘善的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周貞菊說話總面帶微笑,年輕有活力,歲月在她身上并沒有留下什么痕跡。她笑稱,這得益于如新的抗衰老產品,這也是如新目前的主打產品。 “如新的研發部在整個公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也在增加,憑借科研專家的鉆研,以及創始人對‘好產品’的堅持,如新的抗衰老產品技術領先于市場同類產品十年,”周貞菊表示,“抗衰老是一種溫和的調養方式,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 關于如新采用的直銷方式,她解釋:“直銷在歐美市場已非常成熟。作為直銷行業領先企業之一,如新在中國也一直倡導健康直銷概念,其實口碑效應非常強大,銷售人員向顧客推薦產品前,也會親自嘗試。” 周貞菊坦承,2014年時因為一些負面報道,如新公司股價受到影響,不過公司仍堅持健康直銷經營,且公司的人才戰略依然沒有改變,“我們需要時間讓大家接受直銷的概念,如新堅持走誠實、穩健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