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12月份到至今,微商出現了兩波的變革大潮,第一波以微商品牌進行大洗牌(建立行業寡頭),第二波傳統大品牌進軍微商(擁抱移動電商),不得不說現在微商已經走到了一個行業臨界點,整體業績都走下滑的路線,以創業為號召,圈人為目的,培訓為手段,招代理為商業模式(殺熟經濟)變成了全社會公知。如今,微商面臨內憂外患又該如何應對呢?
內憂
模式與質量問題層出不窮
微商的“瘋狂”成長,其中不乏存在各種問題,除了常見的產品質量問題,“生意火爆”也可能是假象,交易記錄、轉賬記錄都可以通過“微信對話生成器”“支付寶轉賬截圖器”等軟件隨意制作出來。微商在朋友圈的這類刷屏式宣傳,大多數是“造假”的方式來描寫產品功效,對其產品的功能進行夸大似得宣傳。
近期微商不斷爆出其信譽度大跌事件,微商朋友圈購買產品付完定金就被“拉黑”、800元買了個空盒子、微商發錯貨遲遲不退、“假一賠十”卻賣假貨、微商賣假藥暴富等新聞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大大的影響微商的信譽度,部分買家表示不敢相信其承諾的事情,對其產品更表示擔憂。微商如此做法,讓人怎能輕易相信其可靠性呢?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微商給人留下“不具備‘經營者’資格”的印象,熟人之間出于信任產生的購物行為,一旦產生糾紛,就容易讓人陷入溯源無根、維權無門的尷尬境地。團隊管理一直以來是微商的難題,遇到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流失率高”、“存活率低”,很多微商之前沒有帶過團隊,缺乏管理經驗,以至于出現了很多問題。其實很多微商團隊最終都是毀在管理失控、團隊積極性不高,配合度不默契等。
有資深人士指出,實際上,一些微商模式與傳銷有類似之處,如先要繳納會費或購買商品成為會員,需要發展下級會員等。與傳銷不同的是,“微商”巧妙地規避了法律風險,基本都是打擦邊球,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帶。
外患
媒體輿論劍指微商涉嫌傳銷
微商的繁榮主要得益于微信的發展降低了各種營銷成本,使得社交電商成為一種可能。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朋友圈做生意就是最廉價的致富路徑。 然而,迅速躥升的繁榮背后,有著難以掩蓋的弊病。“血統造假、成分造假、暴利驚人”,這是央視通過實地暗訪首次將微商面膜生產的調查結果以視頻的形式公之于眾。一時間輿論嘩然,業界唏噓聲一片。可以說央視曝光是微商發展以來面臨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機。
這還未完,時隔一個月后央視再次對微商涉嫌傳銷進行猛烈開火。不管央視定義的“微商傳銷”是否正確,但至少給目前的化妝品微商潑了一瓢冷水。 除了面臨輿論壓力,個體微商還面臨著來自于多家大型電商的競爭壓力。這方面首當其沖的是海外代購型微商。今年以來,京東和天貓不斷在海外拓展,海淘業務發展如火如荼,讓一些代購型微商的經營者覺得生意前景一片暗淡。
如果說輿論壓力針對的是那些不法微商,大型電商的外部競爭對代購群體形成壓力,那么微信自身“正規軍”的籌建,則對個體微商生存空間形成了全面擠壓。去年,京東接入微信,隨后京東微信購物對京東所有自營和POP(平臺開放計劃)商家開放。而拍拍微店上線,則收編了不少朋友圈個體微商,形成“正規軍”。
曾獲得某知名微商品牌代理授權的毛女士已經停止更新朋友圈了。她無奈地說,原來在朋友圈賣面膜的微商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不少朋友已經把她屏蔽,甚至私聊都擔心她會推銷面膜。“就算我發一些皮膚護理知識或心靈雞湯也沒人回復,招不到代理、賣不出產品,庫存的面膜只能送人。”
重塑品牌
誠信經營是微商崛起的不二法則
微商經過5年發展后的今年是關鍵之年,也是轉型之年,因為線上的流量即將枯竭,而線下可以無限推廣造勢、吸粉、引流 ,只有線下線上流量結合發展才是未來趨勢。緊跟浪潮全渠道布局,微商、電商、線下三足鼎立。將觸角伸向線下實體,看起來是改變單一渠道的局限性,更好地融入消費并滿足消費者體驗化的需求。事實上,這是在零售轉型浪潮中,微商逐步趨于規范和理性化發展的開端,只不過,微商品牌切入線下的模式還不是很明朗罷了。
2017年1月初,微商法律規范征求意見稿公布,標志第一部微商行業法規即將誕生。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網易考拉等傳統電商企業競相涉足微商,將電商領域成熟的線上運營管理經驗帶入微商領域;小米品牌企業也試水微商,構建社會化分銷渠道。未來隨著更多電商、品牌的涉足,微商行業商品品質將得到更好的保障,惡意刷屏的營銷方式也將得到規范�;谑烊岁P系的商業變現將重新建立在“真實信任”的基礎上發展,微商行業將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品牌化,實現微商升級。
2017全國中小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誠信微商雙優示范單位創建推進會議于4月22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深圳沸點天下網絡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樹立微商誠信標桿,聚焦“誠信”,持續發力,激發和釋放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動,不斷增強企業的誠信意識,創造良好的誠信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進步。向全國微商從業者發布《微商誠信自律宣言》,號召全國微商從業者誠信經營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