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傳銷的打擊力度,全國各地都在整治取締傳銷活動,依法打擊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違法犯罪者,但是,傳銷緣何屢禁不止呢?
這是因為傳銷從發展的最初就抓住了參與者“迅速暴富”的心理,從而不斷變換“運作模式”或者“組織模式”,從昔日的暴力到軟暴力再到“洗腦”自愿,從昔日戶外高架橋下到民宅再到如今藏匿在繁華都市的高檔寫字樓里——
>>傳銷發展的兩個時期
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傳銷在我國經歷了由混亂、整頓、藏匿偷偷活動,到搖身一變入駐高檔寫字樓,通過互聯網進行活動的演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傳銷的“混亂”期
山東籍民間反傳銷人士姜春輝說,那時的傳銷可用“混亂”來形容。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Japan Life公司偷渡到中國深圳,以傳銷的方式銷售磁性保健床墊,迅速從深圳發展到廣州并席卷了整個廣東。
那時,傳銷在中國屬于新生事物,大批地下傳銷組織紛紛冒出,國家職能部門采取措施打擊,傳銷組織土崩瓦解,但一些成員逃匿全國繼續活動。
1998年4月21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禁止傳銷活動的通知》宣布,此前已經批準登記從事傳銷經營的企業,應一律立即停止傳銷經營活動,認真做好傳銷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自行清理債權債務,轉變為其他經營方式。這份整頓傳銷的文件是很及時的,經過整頓,傳銷活動看起來似乎不見了蹤影。
進入21世紀
傳銷改頭換面分“南派北派”
但進入21世紀后,傳銷改頭換面,轉入地下,或謊稱國家暗中支持的神秘項目,或謊稱與某直銷公司合作,成立皮包公司,甚至虛構一個公司,從而誘騙公眾參與,但萬變不離其宗——交錢、拉人頭、發展下線……同時,傳銷還有了南派和北派之分。
北派傳銷:最初出現在東北,后延伸到河北、天津、山東等地。隨著國家打擊加大,傳銷成員四散奔逃,活動也隨之擴散到全國各地。姜春輝介紹,北派傳銷以2800元、2900元等為入門費,繼續以“異地邀約”的形式組建“老鼠會”。
典型的特征就是打地鋪、吃大鍋飯,不斷發展分支,部分傳銷組織還出現暴力手段,限制人身自由、搶劫、跳樓、圍毆致死的案件屢見不鮮。
南派傳銷:北派傳銷發展的同時,在廣西,有人謊稱有重大項目,以此拉人頭發展下線,即所謂的投資69800元能賺1040萬的“1040工程”。
特點是謊稱國家秘密支持,不限制人身自由,進行人性關懷;租住在高檔小區;自稱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把傳銷同當地的經濟發展需求相結合,通過歪曲政府發展思路,偽造政府發展項目,偽造領導人發言,偽造政府文件等一系列做法發展成員,實行洗腦和精神控制。
>>傳銷在西安周邊17年的演變
馮寶革是公安雁塔分局法制科民警,也是“8·8”特大網絡傳銷專案組成員,而且他和大隊長戈軍、副大隊長楊全民多年來致力于打擊傳銷變化應對的研究。
1。 2000年至2005年 西安的傳銷模式和周邊城市出現的幾乎一樣,傳銷活動大多在戶外,最早在高架橋下或城鄉接合部,人少、隱蔽。一個團隊少的三四十人,多的上百人,多采用誘騙、暴力等方式,脅迫他人給家人或親友謊稱遭綁架或車禍或生病急需要錢,以此發展“會員”。
2。 2006年至2010年 隨著打擊力度加大,傳銷活動在城中村或偏僻民宅,采取分散居住集中上課“洗腦”的形式,不再采取暴力非法拘禁等手段,每個點二三十人,運作模式主要是拉人頭,發展下線。參與者以介紹工作、旅游等為名,將親友或者同學誘騙進傳銷組織。
3。 2011年至2015年 國家進一步加大打擊,一批批傳銷組織被取締,為謀取暴利,僥幸逃脫的組織者變換手段繼續從事傳銷活動。藏匿于居民小區單元樓內集中居住“上課”,參與人員通過互聯網、微信等方式,以旅游、交友等為由,誘騙網友、熟人、同學、同事等加入,經過集中培訓“洗腦”后,“會員”自愿交錢發展下線。不限制人身自由,采取自愿方式。一旦想離開,就必須交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的“會費”。
4。 2016年 是傳銷拐點,全國嚴打,西安警方也形成嚴打態勢,在此情況下,虛擬經濟、新型傳銷開始藏匿于高檔寫字樓。傳銷組織者編造虛假的投資項目,鼓動“會員”理財,動輒數萬至十多萬元不等。參與人員的學歷從之前大專、高中為主,演變為大專、本科居多,有的參與者還有自己的產業,與傳統傳銷相比,參與人員身份和經濟均有所提升。
5.2017年 新型的傳銷組織通過互聯網炒作出“虛擬貨幣”,西安警方在省公安廳的領導下,第一時間將其摧毀。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戈軍說,今年8月,西安市警方成功破獲新型互聯網虛擬貨幣特大傳銷案,在國內屬首例。此案罕見并典型,傳銷組織不僅藏匿于高檔寫字樓,而且營造出一種豪華氣派“高大上”的假象,從而吸引誘騙更多的人參與。而犯罪成員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知識的居多。對此,戈軍、馮寶革等人分析,這種新型傳銷不用聚會見面,通過互聯網即可參與,借助“電子商務”營銷方式進行。
>>西安嚴打傳銷 創建“無傳銷城市”
傳銷活動不斷更新不斷升級,對此,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聶立軍說,西安如今加大打擊力度,正創建“無傳銷城市”。
一、成功偵破連鎖銷售傳銷案
2012年4月,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在開展經偵基礎工作時了解到,有人通過加盟代理的方式,給西安夢蝶商貿有限公司交了20余萬元入門費開了汗蒸館,但事實上正常銷售經營不能獲利,只有介紹別人加入開展同樣的業務,才能從中提成獲利,要收回成本至少需發展5人以上,有傳銷活動嫌疑。民警隨即與該人聯系,并取得他的信任。當年5月,分局利用該組織開會之際,將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4名主要嫌疑人抓獲。這是經開分局自2003年成立來辦的第一起傳銷案件,也是陜西當時為數不多的成功偵破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
聶立軍說,在當時看來,該案犯罪方式新穎,隱蔽性、欺騙性強,涉案人員不算太多,但個人投入和涉案總金額巨大,參與人員全為中年女性,是利用女性發展傳播的傳銷犯罪,在陜西及全國屬新型典型傳銷案例。
二、去銀行柜臺存69800元現金,多半是傳銷
隨著公安、工商對這種連鎖銷售的打擊,更新的傳銷活動進入西安。2013年到2014年,“1040工程”開始在西安城北出現,即“純資本運作”傳銷活動。聶立軍說,所謂“純資本運作”傳銷活動,實際就是在原有的以“連鎖銷售”的概念進行傳銷活動的基礎上,拋棄了實體商品,純粹進行“錢騙錢”的圈錢活動,打著“陽光工程”、“1040工程”等旗號,謊稱國家、政府暗中支持,編造向國家納稅,是合法行業的假話,大肆炒作“資本運作”的虛擬概念,通過蠱惑、拉攏新人加入,誘騙其交納以入門費、會員費等為名的申購費,并不斷唆使新人發展他人加入,進而不斷瓜分申購款,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
“純資本運作”采用五級三晉制的模式運作,五級即組織內人員分為ABCDE五個級別,按各人名下直接或間接發展介入組織的人(俗稱下線)包括其本人,總共購買的份額數進行級別的劃分。一名曾從事過傳銷的人士說,“純資本運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先交上一筆錢,即69800元,給你的上線、上上線、上上上線分掉了,那么,你就有資格去拉人了,然后再去占有你的下線、下下線們的錢。經開區一家銀行的大堂經理說,前幾年,有人來柜臺辦理存款,只要存款金額是69800元,那多半是被洗腦進了傳銷組織,“我們就會第一時間和警方聯系”。
應對新型傳銷執法部門也在調整思路
為了躲避打擊,傳銷組織由群居變成了混住,也就是說,一間房子里既有這條線上的人,也有另外一條線上的人,他們會串門,然后互相洗腦。這樣一來,就給警方和工商部門的打擊增加了難度。對此,公安采取的措施是從人員入手集中打擊,制定有獎舉報制度,讓片警、小區的物管人員發揮作用,對業主進行宣傳教育甚至處理,通過一系列辦法加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
一段時間后,傳銷的形式又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傳銷模式已變成了互聯網模式,通過電子平臺拉人頭買幣騙人,承諾的拉人購買后可以兌現,有人購買之后,平臺就關閉了,甚至不知道服務器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
一經偵民警說,這種傳銷模式連房子都不要,其隱蔽性更強,查處的難度更大。傳銷模式的變化,其實對執法部門也是一個考驗,需要執法部門在查處時也應該打開思維,跟上甚至超過他們的模式。
今年8月,西安警方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清剿”傳銷行動,對全市傳銷窩點和傳銷人員集中清查。西安警方決心創建“無傳銷城市”,應對傳銷活動新動向,調整打擊思路,持續嚴厲打擊傳銷,讓傳銷活動無處可藏。
>>警方提醒
參與投資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針對傳銷活動不斷更新不斷升級的情況,我省一位不愿具名的經濟學領域專家建議,國家職能部門,尤其是打擊取締傳銷活動的工商行政部門、公檢法司等部門要密切關注各種經濟現象、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司法機關要有專人研究違法犯罪新動態、新方向,建立預警機制。
同時,呼吁省市區縣之間或者省份之間盡快建立網絡信息共享機制,一個地方出現一種新動態,全省甚至全國各地的職能部門均及時掌握,形成合力共同打擊取締。盡管法律在不斷修改加大打擊新型犯罪力度,但是,與犯罪態勢的發展相比,法律制裁相對滯后,呼吁地方性法律法規在國家法律許可范圍內適時增補,從而更好地打擊新型犯罪。
針對新型網絡傳銷活動,西安警方提醒市民,對所謂的新型經濟投資參與,一定要有風險意識。這種風險意識首先是法律風險,判斷其是否合法。其次是市場和政策風險。這種所謂的投資,市場前景如何?即使前景挺好,國家政策允許嗎?如果不了解或者沒有把握、吃不準,建議市民謹慎投資,避免觸犯法律法規或者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華商報記者 程彬 卿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