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與微商融合的一個方法就是直銷企業邀請微商專業人才,另起一個新盤做微商,但是制度引用的還是直銷制度。這是最近直銷企業選用較多的方式,即利用社交電商的屬性,把自己的直銷產品做一個引流。
利用微商
“我在給直銷企業高層做交流培訓的時候,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社交電商的屬性,現在直銷企業有一個普遍的特性就是商城化,但是商城化就不是純直銷了。一般的方式就是可以找一些做微商的人來運作,運作的時候就把大部分直銷類的產品引入商城。”吳玉明談道。
這種方式的優勢主要有兩點。
第一,給直銷企業原有的經銷商提供微商的“玩法”。現在很多直銷企業的經銷商年齡普遍偏大,對于新事物、新產品接受速度慢,企業人才斷層嚴重。能夠在不影響自己直銷事業的前提下,近距離學習了解以微商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的運作過程,對他們而言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
第二,在直銷板塊之外引入微商板塊,有利于企業本身業績的增長,同時解決人才斷層問題。
“微商的特點之一就是容易在短時間內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直銷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尋找靠譜的項目和靠譜團隊進行投資,利用直銷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培訓體系、產品優勢等,建立起微商盤,跟原來的制度分開。后期,也可以從這個盤里面再去物色一些想要做持久穩定的直銷事業的人選,來為今后直銷事業發展鎖定一些年輕的群體。”吳玉明稱,眼下以此種方式融合,并且比較成功的企業有綠葉、中脈脈寶云店、康爾和山東德家。
不過,北方大陸董事長鄒忠全則在采訪中強調,雖然有的直銷企業已經試水微商板塊了,但大多數涉水企業嘗試的效果并不太顯著,“所以說,直銷與微商的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注意事項
資深職業經理人任冠衡在分析直銷與微商融合的利弊時提到,兩個行業融合的好處在于:能夠互相借鑒,逐步解決各自的痛點,最終融合匯聚;融合后期,制度的設計會趨于簡潔而具有深度,便于講解和記憶;微商元素讓更多線上的溝通、培訓和活動順利展開,使得溝通成本降低、時效大大提升;使得直銷平臺進一步適應85后、90后的特點,解決人才斷層問題。
而雙方融合的弊端在于:融合初期,微商團隊對于直銷企業慣有的線下活動,尤其是培訓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高端培訓很難實施;微商注重小單模式,但對于直銷團隊觀望者來說,小單并不能給予他們太多刺激和興奮感;微商團隊在為直銷企業引流產品的時候,那些價格較高的單品以及需要培訓才能掌握的產品或將受到冷遇。
基于此,吳玉明為直銷企業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選對人,二是要做好產品分類。
在人才物色上,要選擇會操作、有經驗的微商從業人員。
“直銷企業利用微商等互聯網方式線上線下結合來推廣事業,其根本制度還是直銷制度。所以企業一定要選會操作的微商團隊,才會避免出現上述提到的面對制度、培訓積極性不高,對銷售產品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的現象出現。”吳玉明雖然一直強調直銷企業應該加上互聯網社交屬性的營銷方式,但他和任冠衡一樣,也對直銷企業人才年齡分布不均的問題充滿憂慮。
“特別是那些以保健產品為主打產品的企業,經銷商老齡化現象很嚴重。你讓他們學習這種年輕的社交屬性的東西,很難。反之,年輕人在銷售一些‘老’產品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客戶定位不精準等‘水土不服’的現象。”
在產品選擇上,直銷企業應該選擇具有年輕化屬性且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這樣才適合以年輕人居多的微商團隊運作,微商的小單模式才會在直銷企業內獲得成功。當然,這些團隊同樣需要磨合期。”吳玉明說,綠葉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磨合并且取得驚人業績,就是他們直接找了懂微商的團隊來運作,且小單模式中的產品都是價格親民的日化用品。
2017年11月23日,“全球首家社交電商直銷平臺‘理想起力GO’上線發布會”在理想科技集團總部召開,理想對于社交電商直銷平臺的發力,再一次證明,雖然融合之路還有太多未知與不足,但直銷企業依舊斗志昂揚。
創新精神
事實上,直銷企業與微商融合不是目的,而是想通過這一方式尋求新的發展途徑。時代在變,當新的能夠刺激企業經濟增長點的元素出現,直銷企業依舊不會放棄嘗試。前路漫漫,上下求索不可間斷。
“中國直銷市場競爭激烈,直銷企業要想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秉承一以貫之的創新精神,主動擁抱變革, 才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在被問及直銷行業未來的可能性時,鄒忠全如是說。采訪中,他還用北方大陸發展的實例向本刊記者說明: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僅是人與人、人與物、甚至物與物都能彼此連接,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需要重新想象;企業的經營模式需要重新想象;行業的發展、產業的推動都將被重塑。
當前,北方大陸提出了以“直銷+”為基礎的“萬物互聯、從跨界到無界”的戰略發展方向,用跨界的思維鏈接整合平臺所有資源,形成全平臺資源的互聯互通。該平臺以“直銷+”為核心,已經幫助公司形成了鏈接旗下慧益一生店鋪連鎖、囿文美麗匯店鋪連鎖、醫療美容醫院連鎖、母嬰服務平臺、慧購商城和囿范兒商城以及金融保險、商業地產的產業鏈。
“我們身處在一個奇跡迭生的時代、一個打破與重建并存的時代、一個趨勢不斷戰勝優勢的時代,聚焦當下,在多種競爭業態的沖擊下,在各種新模式的影響下,以及來自跨界打劫的壓力,將激發直銷行業以產品導向或制度導向謀求變革。”鄒忠全繼續說道。
任冠衡則站在職業經理人的角度,提出了在新零售時代到來之際,直銷行業還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第一,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等的應用。直銷企業應該使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對市場現狀及未來的精準認知,了解及預測人們對產品功能、包裝、顏色、品種等的偏好及需求等。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和設備將使得行業的效能更高、體驗感更佳。
第二,由平臺經濟向生態圈經濟轉化。隨著個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整個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深,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已經是這張網的一個節點,整個經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統。直銷企業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平臺還不足以支撐更大的業績體量和開發會員的立體需求,因此建設閉環產業鏈和生態圈勢在必行。
第三,物流效能。2017年雙十一快遞的到貨效率為平均2.8天。快捷,是人們對物流配送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產品送達的時間越短,人們的興奮度越高,反之遞減。因此,直銷行業提升物流效能迫在眉睫。(本文來自: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