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的話: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盛。誠信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是企業最內在、最基礎、最本質的力量。特別是對于在摸索中前進的中國直銷業,誠信經營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命。
誠信問題不僅僅是直銷行業,是所有行業的立業之本。在直銷行業來講,應該說誠信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原因在哪里?因為直銷行業是直接減少了中間環節,直接面對成千上萬的消費者這樣一個行業。直銷業在中國發展近三十年,也出現了很多違背誠信原則的問題。
本刊從即日起開設“誠信建設萬里行”直銷專題,報道各直銷企業在信用建設方面的實踐,也曝光一批失信典型案例,在直銷行業大力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為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營造優良的信用環境。
誠信建設:重視高質量發展
誠信經營是企業成長的根本,而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需要承擔的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很多研究都已證明,國內一些受人尊敬的企業之所以能“基業長青”,關鍵在于能夠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
直銷的本質就是直銷產品從廠家直接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如果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都會導致企業和直銷商的信用受到影響。不可否認,好的產品是直銷企業的根基,而再好的產品之上則是企業經營的誠信和務實。品質有保證的產品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
直銷的本源是什么呢?鑄源集團董事長許德宇說出了秘訣:“真正的直銷行業首先是要以產品為導向,其次要把握直銷行業的核心和引擎:核心就是事業機會和進取心,這是推動直銷業向上發展的能量;引擎包含產品質量、科技含量、政策支持以及誠信等。”正是因為如此,鑄源集團直銷業績才能“破繭成蝶”。
特別是2016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在企業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資本創造過程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成為企業品牌內涵的重要體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認識到高質量產品的重要性,加強了對產品的把控。直銷產品成為企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以及顧客忠誠度培育的有效途徑,更是成為企業品牌資本價值增值的重要來源。
直銷行業誠信體系初見成效
近年來,中央對社會誠信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相繼出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從多個方面強調了誠信、公信力和信用建設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全面實施,黑名單制度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基本完備,聯合懲戒的范圍和成效不斷擴大……“信用中國”建設進入快車道,步入了全面深化、合力推進的新階段。
中國直銷業發展到今天,一方面在促進社會就業、增加國家稅收、踐行公益、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部分直銷企業、部分直企經銷商存在夸大宣傳、虛假宣傳、違規直銷甚至涉嫌傳銷等行為,給市場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然而在政府有關部門、直銷企業、媒體以及其他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直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首先在市場監管方面,國家商務部已經將研究制訂促進直銷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修訂2005年版《直銷管理條例》,建立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納入工作日程。這一“黑名單”制度正式實施后,將進一步強化企業誠信、自律意識和機制,各省市地區針對直銷企業的誠信監管將得到全面加強。
其次在媒體宣傳方面,行媒組成了媒體聯盟,通過構建監督平臺,發揮新聞的輿論監督性,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誠信風氣,給予直銷企業引導。
最后在互聯網輿情監控方面,用大數據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全國統一的誠信數據平臺勢在必行。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從企業形象、產品質量、經銷商售后等多個環節,形成了有效的一條龍式信用記錄,對直銷產品質量、直銷企業品牌形象,產生重要影響。這于直銷企業來說,將讓具有品質的直銷企業越來越有信心,讓失信的企業如過街之老鼠,人人喊打。
虛假宣傳成行業誠信最大障礙
目前直銷行業誠信建設面臨的困難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從業人員沒有門檻,廣大經銷商水平良莠不齊;二是絕大多數經銷商沒有誠信意識,或者榜樣太少;三是獎懲不分明,承諾不兌現,這是行業里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四是很多老板比較外行,導致沒有辦法來駕馭制度撥出的能力。
而對于采用“朋友推薦、口碑銷售”這種獨特消費服務傳導機制的直銷模式來說,誠信顯得更為重要。現如今直銷行業雖然在產品質量方面做到誠實守信,但是在市場宣傳等方面確實屢屢失信,這也直接影響了直銷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形象,讓直銷品牌和口碑大打折扣。
這種現象的產生雖然和有關部門把關審核不嚴,對虛假廣告處罰不力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還是源于企業對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我們都知道保健品直銷模式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普通的消費者并不能對其有足夠的了解,無法從外觀、口感等判斷保健品質量和功能優劣,通常只能根據廣告來選擇,因此很容易被廠家天花亂墜的宣傳牽著鼻子走,這就使得一些不良商家放棄對于誠信做事的堅持,開始用假冒偽劣來賺取利潤。
然而消費者畢竟無法做到對于一種保健品如數家珍,了解的透徹無比。政府的監督也只能起到一個警示作用。要想改變這些現象的存在,最重要的還是要整個直銷企業一起發力,必須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而要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保證自己能夠誠信的面對消費者。
除此之外,在法規方面,要研究和學習國家的政策法律,特別是《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以及相關聯的一些文件,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按照法律的精神來構筑它的商業模式;其次,在消費者方面,要不斷的提高它的科研力量,用真正的高附加值的產品服務于大眾,降低它的成本,使消費者真正收益;最后,在企業管理方面。企業領導人對直銷商要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虛假宣傳給企業造成的品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