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已對蓋爾瑪涉嫌傳銷一案立案偵查……”
2018年2月,距離蓋爾瑪獲得直銷牌照申請公示半年之際,網絡上流傳起關于“蓋爾瑪涉嫌傳銷”的信息,一名與記者熟識的業內人士透露稱,過去的這段時間,蓋爾瑪的確面臨著“內憂外患”。
比一邊倒的負面輿論更糟糕的是,蓋爾瑪目前的市場基本停盤,曾經熱烈擁護蓋爾瑪的經銷商紛紛轉入“反對蓋爾瑪”陣營。
制度變來變去,操盤手與老板決裂,團隊四分五散,蓋爾瑪迷霧一般的“準直銷操作”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上半年折戟沉沙。
外資背景受質疑
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蓋爾瑪全名為江蘇蓋爾瑪居家用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冊資本9000萬元(實繳9000萬元),資本來自王留順與馮愛玲兩位股東。
很顯然,從資本組成來看,蓋爾瑪與“外資”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根據蓋爾瑪官方資料介紹,這是一家聞名遐邇的健康機構,創立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創建于加拿大,成長于美國,2006年進入中國。而蓋爾瑪(中國)是蓋爾瑪在中國的獨家運營商。
雖然官網上的信息無從證實真偽,但是蓋爾瑪經銷商告訴記者:“蓋爾瑪真的是跨國公司,我們有伙伴去美國考察過。”
歷經周折,記者沒能聯系上“去美國考察過”的經銷商,但是在蓋爾瑪經銷商的口口相傳中得知,2013年蓋爾瑪曾組織一次“尋根之旅”,旅程的第一站就是位于美國加州的洛杉磯總部工廠。
截至發稿日,記者在蓋爾瑪官網上沒有找到此次“尋根之旅”的相關信息,其官網頁面似乎暫時處于維護階段。
2016年,蓋爾瑪組織優秀經銷商前往清邁參加了為期六天的獎勵旅游。
其實,蓋爾瑪之所以強調“外資”背景,是為了給其健康產業貼上“百年標簽”,為蓋爾瑪全系列健康產品打上“國際化”烙印。
與成立于2006年的十幾年發跡史相比,遠在海外、難以查證的逾百歲發展史更加“金光閃閃”。
根據蓋爾瑪方面的介紹,其旗下斐科特品牌擁有近百年歷史,系列健康產品均已通過美國FDA認證。記者在“藥物在線”網站查詢斐科特系列產品名稱時,并未發現FDA的相關收錄信息。
事實上,FDA認證是藥品、保健品通往歐洲、北美市場的最低門檻,倘若蓋爾瑪真的是源于加拿大的百年老企業,產品通過此認證也是情理之中,“榮譽”之說未免夸大。
相關論壇有不少網友發帖詢問“蓋爾瑪產品是否真系進口”,還有人質疑蓋爾瑪借“海外”背景虛假宣傳。
事實上,去求證蓋爾瑪是否真的是來自北美的百年企業,亦或是驗證蓋爾瑪產品是否真的產自大洋對面,最終都是為了打消加盟商與消費者的內心疑慮,讓市場受眾能放心使用蓋爾瑪產品。
可是就在記者翻閱資料查證蓋爾瑪發展歷史時,一條來自蓋爾瑪經銷商的“廣告貼”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萬能藥”引詬病
“從基礎營養、補充營養到針對營養,從營養預防到修復損傷,從調理亞健康到逆轉疾病,蓋爾瑪的產品從頭到腳、從里到外應有盡有!”
經銷商小劉舉例:“今天你眼睛不好,我有視力寶;你咽喉腫痛,我有白金鋅喉寶;你心臟有問題,我有護心寶……想活120歲,我們有益壽寶;想要青春不老,我們還有青春寶。”
每一種產品,小劉都能夠詳細介紹出原料配方和功能主治,針對記者的身體狀況分析起來頭頭是道,儼然一位職業醫生。
當提及產品效果是否真的有“奇效”,小劉列舉了一系列聽起來“高大上”的認證標準,“蓋爾瑪的產品通過了CGMP、FDA、生物技術211協議、GLP、GMP等多項認證。”
CGMP和GMP都是指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標準規范,CGMP是在歐美等國家盛行的“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范”,GMP則是國內直銷行業非常熟悉的“優良制造標準”,幾乎是所有直銷企業生產工廠的“標配”。
FDA前文已經提到,是藥品、保健品在歐美市場中流通的最基本入門要求,而GLP仍是一項“基本準則”,指的是“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要求藥物非臨床研究中對藥物安全性評價的實驗設計、操作、記錄、報告、監督等行為和實驗室標準均需達標。
此外,記者沒有查詢到關于“生物技術211協議”的信息。
由此可見,以上認證幾乎都是保健品和健康食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必備的“基本通行證”,而這些“通行證”并不能對產品效果起到認證作用。
2016年6月13日,蓋爾瑪在蘇州舉行2016年度大會,來自全國的蓋爾瑪經銷商齊聚一堂。
蓋爾瑪旗下擁有斐科特、芙勞拉、睿杰保、海貝詩、白芷潔五個品牌,分別對應膳食補充劑、奢華護膚品、健康食品、普通護膚品、牙膏等五個產品系列。
記者隨便選取幾款經銷商口中有“奇效”的產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網站“國產保健食品”與“進口保健食品”頁面進行檢索,未能查到相關數據,也就是說,該產品未能獲得“藍帽子”。
倘若蓋爾瑪公司產品沒有獲得“藍帽子”認證,即不屬于保健食品范疇,那么作為普通食品的一種,蓋爾瑪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宣傳治療作用,也不得宣傳某些成分的治療作用。
除了涉嫌違反《廣告法》,蓋爾瑪還可能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即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原料,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產,不得用于其他和食品生產。
不過,網上種種夸大宣傳、違規宣傳,都是出自經銷商之口,而非蓋爾瑪官方所言。
同時,為了規避沒有“藍帽子”引起的麻煩,蓋爾瑪官方未出現“保健”字樣,均以“膳食補充劑”、“健康食品”代替。
在一篇媒體報道中,經銷商朱某向大家介紹的一款“激活細胞”的針劑,號稱能使身體細胞7天之內實現全面蛻變,完成人體的“逆生長”。
據說,這種針劑出廠價為30萬元一針,而通過加盟蓋爾瑪報單,可以實現低價購買。
高層矛盾毀市場
朱某補充道:“大家是為了產品而來到這里的嗎?不是吧,都是為了賺錢而來!”
在朱某的講解中,蓋爾瑪市場報單系統分為國際部和國內部。
國際部分為1萬元、3萬元、5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300萬元報單檔次,分別配送產品和積分,靜態獎、量碰獎等一應俱全;
國內部會員級別分為銀卡3000元、金卡9000元、鉑金卡2萬元,也是按照雙軌制運作。記者了解到,國際部和國內部報單沒有明顯界限限制。
然而,在記者采訪的數位經銷商中,大多數人對蓋爾瑪的市場很失望。
經銷商裴某2017年11月加盟蓋爾瑪,不到兩個月就退出轉而做另一個申牌企業。
裴某說,“蓋爾瑪目前直銷板塊已經停滯了,因為這個老板不太懂直銷,給他開盤的人和他關系處得不好,發生了矛盾,操盤手出走,導致了目前的混亂狀況。”
據裴某介紹,年前蓋爾瑪直銷還做得“風風火火”,招商工作比較順利,而在公司領導人之間發生矛盾后,市場進行了幾次變制,經銷商戶頭的錢全部提現困難,由此導致了市場整體混亂,一部分人維權無路只能報警,另一部分人則選擇放棄,失落離開。
蓋爾瑪中國區總裁孫東升
在維權經銷商的輪番轟炸下,蓋爾瑪中國區總裁孫東升接受警方傳喚。2018年3月,蓋爾瑪負面不斷的時候,蓋爾瑪公司法定代表人發生了變更,由孫東升變為王留順,而緊接著5月又由王留順變回孫東升,不出一個月,6月底,蓋爾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再次變為王留順。
從這個反復折騰的過程中基本可以折射出蓋爾瑪“焦頭爛額”的上半年。
針對無法給廣大經銷商維權甚至恢復市場秩序,蓋爾瑪表示自己也很“委屈”。
蓋爾瑪公司董事長助理在公開場合表示過,蓋爾瑪市場上一切亂象均系此前蓋爾瑪市場負責人即直銷操盤手曹元盛所為,“借蓋爾瑪背景做自己的事。”
而另一位蓋爾瑪公司高管則直言:“公司和曹元盛合作時互相信任,在看到不錯的形勢后,公司放權給曹,后期的亂象不僅經銷商受到了傷害,公司的名譽和經濟利益均受到了侵害,我們也是受害者。”
經銷商沖著蓋爾瑪的產品和制度加盟團隊,利益受損后投訴無門。警方介入后,就算蓋爾瑪公司將一切責任推給操盤手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是針對經銷商要求退貨退款蓋爾瑪找盡借口推辭,未免有失誠信。
市場賺錢一切好說,市場出亂就全部推給操盤手,以后還有誰敢來當接盤俠?
經銷商沈某在2017年蓋爾瑪申牌信息公示后的“內排期”加入蓋爾瑪,“受傷”后退出。
沈某告訴記者,他此生都不會再做直銷了。雖然對蓋爾瑪直銷十分失望,沈某仍直言蓋爾瑪產品質優,“我現在不報單了,但是家里老人還在用他們的產品,效果不錯的。”
經銷商潘某現在是“一吃黑”團隊一員,據他介紹,蓋爾瑪市場制度改了很多次,起初他堅守陣地,直到有消息傳出曹元盛帶著錢跑路,他才退出改做“一吃黑”。“直銷嘛,就那么回事兒,如果一個公司連誠信都沒有了,我覺得沒必要繼續為它搖旗吶喊。”
記者采訪到的經銷商只是少數,其中還有一部分聽到“蓋爾瑪”三個字就掛了電話。起盤不易,百年背景更是難得,蓋爾瑪能否盡快處理好內憂外患、帶領市場重振旗鼓,只有時間能夠給我們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