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頻繁的“霧霾紅色預警”引發了人們對大氣污染的關注。而大氣污染只是中國環境污染的一部分,中國的水污染、土地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樣不容忽視。
如何高質量地飲水,作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根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成都、沈陽等一線城市入戶調查顯示,目前僅有25%的用戶對家中自來水表示滿意,49.6%的用戶對家中自來水存疑。相應地,桶裝水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生活必需品。
而北京桶裝水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各商家的必爭之地,其不僅終端零售價格之高排在全國之最,而且銷售網絡又非常富有市場競爭力。于是各品牌不僅在此跑馬圈地、投身擴產、扎營駐寨,還上演了一場場五代十國的精彩絕倫。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北京市獲得瓶/桶裝飲用水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00余家,其中一些微小企業生產的“雜牌水”充斥市場。由于這些低端水企相關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技術相對落后,生產、品控等環節較品牌水企有較大差距,在抽檢中產品質量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當人們把目光集中瞄準了桶裝水時,面對市場上品牌紛雜的桶裝水,購買什么品牌的桶裝水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在世界水日到來之際,3月17~19日,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組織京城水店負責人150余人,走進燕京、娃哈哈、怡寶等品牌水企,進行學習、培訓。旨在通過水店經營者對水企的參觀、培訓,增強水店與水企之間的了解,促使水店京城水行業更加規范,保障消費者飲水安全。
出席此次活動的專家包括: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秘書長李平,北京市礦業協會副秘書長金敦和、張愛武,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監事長王書義等。
據李平介紹,從目前看,“放心水店”從運營資質、倉儲條件、配送能力、衛生環境、服務意識、進貨渠道、員工素質等方面表現較優。而2015年評選出的北京市132家放心水店的推薦,由是水企推薦、水站承諾,經過近半年的考察審核,在全市近7000家水站選出的,對整個桶裝水行業起到了積極作用,保障了桶裝水至消費者家中的最后一公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