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陽男子患橫紋肌溶解癥,發病原因是否系吃龍蝦引起暫無定論
本報訊(記者 匡春林 唐江澎 通訊員 王建新) 記者昨日從各醫院獲悉,湘雅二醫院急診科近期收治了一名吃龍蝦后出現中毒癥狀的患者龍先生,目前其他醫院暫未接診類似患者。專家提醒,過敏癥患者盡量別吃龍蝦,就餐時應注意就餐環境和龍蝦是否新鮮。
案例
吃龍蝦后肌肉開始劇痛
來自益陽的患者龍先生一家人都比較喜歡吃蝦。患病前一天,龍先生買了十來斤大頭龍蝦。家人將龍蝦仔細洗凈,由于龍蝦個頭大,加上烹制鮮美,晚餐時除了蝦身,家人連蝦頭也一起吃了。
晚飯后,龍先生的姨媽、妹妹先后出現口渴以及胸部肌肉收縮、胸悶、全身疼痛等癥狀。凌晨1時,龍先生突然感覺背部肌肉麻木,脖子無法動彈,全身肌肉開始出現劇烈疼痛,全身毛孔冒汗等狀況。
8月12日中午12時左右,龍先生被轉往湘雅二醫院急診科,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病人的尿液呈深黑色,俗稱‘醬油尿’,以前從未見過。”湘雅二醫院急診科接診醫生介紹,橫紋肌溶解癥,通俗地說就是肌肉被溶解了。
提醒
過敏患者最好別吃龍蝦
雖然龍先生已經治愈出院,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身體不適尚未明確。“我省地處內陸,出現在市民餐桌上的龍蝦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龍蝦,而是叫小龍蝦或者草蝦,現在正是上市旺季,在食用前,必須將其洗干凈,確保熟透并去掉頭部和背部的筋,且食用小龍蝦一定要適量。”市四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余輝云提醒市民,如果在食用時沒有煮熟煮透,就有可能感染某些疾病,輕則咳嗽、胸痛、咯血,嚴重的有可能發生癲癇或偏癱,甚至導致死亡。
據介紹,目前市內各醫院就診與吃龍蝦有關的疾病多為過敏癥患者,暫未發現其他橫紋肌溶解癥患者。“患有春季花粉癥的過敏患者,或是對雞蛋蛋白過敏者等均不要食用龍蝦,以防引發過敏癥狀。”余輝云說,一旦吃龍蝦后出現皮疹、腹瀉、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就醫。
建議
出臺龍蝦食用相關標準
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特別提醒民眾,去吃宵夜前,最好先仔細看一下衛生條件,看看餐館有沒有衛生許可證。此外,市民在夜市吃蝦時,最好選擇活蹦亂跳的蝦,親眼看著廚師加工。
有專家認為,小龍蝦本身帶有多種致病源。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標準,提高小龍蝦的食用“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