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黑白電視機伴隨著的童年,電視的功能僅限于簡單的收看功能,熱水器僅限于單純的加熱水功能,冰箱就是簡單的冷藏冷凍兩開門。現如今,家電產品的功能就豐富多了,電視機可以卡拉ok,熱水器可以恒溫,冰箱可以零度保鮮,更有甚者,電磁爐可以放歌,油煙機可以看電視……有一些功能已經從最初的“附加”變成了現在的“標配”,而有些附加功能也由于沒什么價值銷聲匿跡了,當然,市場也正在涌現出帶有更多附加功能的家電產品。

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附加功能
附加功能=雞肋?
早期出現在CRT電視上有游戲功能,這可能是最初級的附加功能了,而且這個功能一直延續到了平板時代,幾乎成為電視產品的“標配”。不過根據筆者調查,無論是CRT電視還是平板電視,這個功能的利用率都不高,在筆者的調查過程中,近8成受訪者回答“從來不用”。僅2成受訪者回答“偶爾玩”或“玩過”。類似于“游戲”這樣的附加功能可以算作標配中的“雞肋”。
了解滾筒洗衣機的消費者對童鎖功能都不陌生,這個功能是用來防止在洗衣過程中兒童誤操作造成危險的。可以說當這個功能作為“附加功能”出現的時候,其它品牌迅速跟進,目前幾乎所有的滾筒洗衣機都帶有童鎖功能。這個功能投入不高,對于消費者來說也確實實用。有些洗衣機在此基礎上發展到程序設定方面的鎖定功能,也就是說,一旦洗衣程序設定好,就不會因為有兒童誤操作造成洗衣機程序的改變,這對于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也是不錯的一個功能。
在前不久某品牌展出的家電下鄉電視,擁有信號搜索功能,增強信號效果,達到畫面清晰的效果。
如果說以上提到的附加功能屬于實用的話,下邊將要提到的將純粹是“噱頭”了。在幾天前剛剛開幕的順德家電展上,帶有液晶電視功能的吸油煙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眼球。把一種家電產品移植到其它家電產品上油煙機并不是首例,以前曾經有帶液晶電視的冰箱,帶mp3功能的微波爐。試想一下,一邊炒菜一邊看電視,或者一邊微波菜一邊聽歌,拋開炒菜的時候有沒有精力看電視不說,電視的聲得開多大才能蓋過油煙機的工作聲音呢?同樣,微波爐上的mp3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當然,也有家電產品把附加功能發揮到極致,成為產品最大賣點的,創維酷開電視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其它類似的還有LG“左右時間”電視等。
附加功能=更高的價格?
在產品的附加功能上,有一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研發的,比如冰箱的零度保鮮功能,不能簡單的隔出一個空間就能達到零度保鮮。但是也有一些功能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實力,比如內置mp3功能,在風扇上設置加濕功能等,無論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多了一些功能的家電產品無一例外地標了高價。前文提到的帶液晶電視功能的油煙機,價格要比不帶液晶電視的貴出1倍左右。某品牌左右時間的功能,要比同品牌不帶此功能的電視貴1000元甚至更多。
業內人士稱,雖然一些功能不具備實用性,但企業仍對其趨之若鶩,一方面是為了增加產品賣點,為銷售制造“噱頭”,以獲得更高的銷售價格,另一方面,若企業研發實力不足,而又不甘落后,尤其是中小企業,只能復制一些相對容易操作的附加功能。
的確,沒有賣點,消費者就沒有購買的理由。為了推新品,更為了為更高的售價找到合理的支撐,就必須給產品加上“附加值”。
事實上,消費者不單單是為一項附加功能買單,還有其它的“投入”。比如,某款帶有卡拉ok功能的電視,如果消費者想痛快地唱上一把,還需要自己購置話筒,當然,如果希望效果好一點,音響等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如一款可以連接游戲的液晶電視,消費者購買花四千多元買了一臺游戲機,沒成想,怎么連接也不成功,不但游戲機錢白花,而且還生了一肚子氣。這樣算下來,為了家電的附加功能,消費者需要付出的二次投入也不少。
售后:消費者心中的痛?
家電產品的附加功能,大部分都難逃被“束之高閣”的命運。之前市場上出現的平板電視的攝像頭功能,消費者基本用不上。北京的趙小姐表示,兩年前花6千多元購買的一臺帶有卡拉ok功能的電視,自打電視買回家,一次也沒有用過這個功能。
除了不用,售后問題也是困擾消費者的問題之一。
一直以來,在消費者中,都有不少關于附加功能的案例。有消費者購買了具有烘烤功能的微波爐,但一直沒使用過這個功能,沒想到,剛用一次就壞了,更糟糕的是,微波爐已經過了保修期。
對于消費者來說,修,就要付出一定的費用,不修,這個電器壞了,功能不能用。即使是花錢修好了,還是沒什么大用,干脆不修了。
不可否認,在附加功能中,有一些是很實用的功能。比如洗衣機把內衣、羊毛、牛仔等按照材質分開設計的洗滌程序,還有快洗程序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帶來方便。但是諸如帶攝像頭的電視,則完全淪為噱頭。其實,消費者的要求很簡單,更方便,更實用。家電廠家應該更多的開發為消費者帶來的是更實惠附加功能,不是“梁山上的軍師——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