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商務部、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召開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會議,宣布經國務院批準,自2010年6月1日起,結合各地區舊家電拆解處理能力等條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原來9省市試點的基礎上,推廣到全國范圍內實施,政策的截止時間到2012年12月31日。
以舊換新銷售超500億
在這次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總結,一年來,9個試點省市初步建立了家電銷售、回收和拆解一體化網絡體系,經濟、社會、資源方面取得明顯效益,在試點省市,家電以舊換新成為家電銷售的主營渠道和城市消費的新熱點。
根據家電以舊換新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試點省市共銷售五類新家電1409.3萬臺,銷售額達539.8億元。國美、蘇寧兩大家電銷售企業在9個試點省市的五類家電銷售總量同比分別增長94%、62%,其中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量分別占五類家電銷售總量的57%、68%。消費者通過該政策享受補貼超過50億元。
依照以舊換新政策,除了消費者享受新家電售價10%補貼外,中標家電回收企業可享受運費補貼,家電拆解處理企業可享受拆解處理補貼,都對相關產業起到了拉動作用。商務部的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家電行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3.28%,2010年一季度我國家電行業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同比增長31.26%。據悉,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從業人員達30萬人以上,其中70%以上是農民工和城市下崗人員。
以舊換新對家電企業的拉動左右尤其明顯。從TCL的內部數據得知,“以舊換新”在試點省份最高占據70%的銷售比重�?导鸭瘓F彩電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也透露去年康佳以舊換新試點城市的銷量比非試點城市高出20%。受益于家電以舊換新,以及家電下鄉、節能惠民等政策的影響,海爾、TCL、創維、志高、美的等家電企業2009年的年報飄紅,尤其是海信科龍、TCL多媒體不僅業績增長,而且實現扭虧為盈。
彩電行業換新動力大
據悉,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繼續沿用去年的補貼方法,并延長多半年的實施時間。有家電分析師預計,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廣將激發更多城鎮家電潛在的更新需求,全年有望拉動家電銷售額達1500億元。
市場普遍認為以舊換新的五大品類中,彩電行業受益最大。根據一份數據顯示,冰箱和洗衣機的城鎮每百戶擁有量在10年前已經達到80臺以上了,有一定的更新換代需求,而空調10年前,城鎮每百戶擁有量僅為30臺,目前的更新換代需求還不大。城鎮10年前彩電每百戶擁有量已經接近120臺,更新換代需求最大。彩電企業已經有所準備,TCL表示將在互聯網電視上發力,康佳也在籌備針對試點市場的項目小組,著手構建網點,創維集團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則預計新增試點能為創維帶來20%的增長。
政策的利好,首先在股市上反映出來,消息傳出當日,在滬指普跌的背景下,還有多只家電股逆勢出現不同程度的拉升,青島海爾、ST科龍、海信電器漲幅均超1%,小天鵝的漲幅甚至達到了2.61%。
配套“限購令”打擊騙補
雖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一年來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騙補”事件。不少業內人士直指以舊換新政策存在漏洞,給“黃牛黨”、“收舊黨”帶來可乘之機,騙取最高10%的國家補貼資金。家電賣場人士介紹,以舊換新政策不僅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也讓一些“黃牛黨”和小型家電經銷商找到了空子。因為參與以舊換新可在產品成交價的基礎上獲得最高達10%的補貼款返還,這使很多本來就微利的家電產品是以低于商家進貨的價格賣出去的。
這次有消息傳出,在新版以舊換新政策討論的同時,有一份配套的討論稿提出“在本輪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期內,個人和單位購買數量將有所調整,個人購買新家電原則上不超過5臺,單位不超過50臺,超量需報批”。如果此項規定正式頒布,意味著正式為家電以舊換新配套了“限購令”。
據悉,此前北京地區的一些家電賣場也自行設定了一些以舊換新限購令,比如對一次購買同類電器超過5件的買家要加強資格審核等。但商家這種自定的限購令成效并不明顯。業內希望家電下鄉政策全國普及的同時,限購補貼措施能夠盡快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