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在2000年后,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自主品牌”一詞也在這一期間開始出現并不斷被叫響,目前已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日系、德系、美系、韓系、法系等展開競爭。受益于政策,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在2009、2010年大幅提升。但隨著政策退出,自主品牌將何去何從2010年12月23日,隨著北京市政府限牌政策的推出,2009、2010連續兩年過熱的北京汽車市場驟然變冷,冷熱變化在這一時間點異常明顯。或許,北京車市只是全國車市的一個縮影。只不過,北京車市更主要是受到限牌政策的影響,而全國車市則更多是因為連續兩年的“購置稅優惠政策”、“汽車下鄉政策”、“以舊換新政策”等將要退出,因此,各地車市的走向,都將十分引人關注。
回首2008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在全球蔓延,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全球大多數國家都不能幸免。中國也是如此,汽車則是受影響最為明顯的產業之一。2008年上半年,受北京奧運會影響,中國車市銷量屢創新高。但下半年,特別是奧運會之后,中國車市急轉直下,最終不但未完成1000萬輛的銷售目標,同時增速也創下2000年后的最低水平,不足10%。其中,自主品牌受影響最為明顯,而日系車卻在危機下,展現了強大的競爭力。

圖一:2008年各國別轎車市場份額情況

圖二:2009年各國別轎車市場份額情況

圖三:2010年各國別轎車市場份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