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返煉膠讓錦湖栽了跟頭,但錦湖處理問題的態度卻將前行的道路一點點封閉。專家指出,錦湖事件及錦湖的態度,很可能使其品牌就此折戟中國市場。
怎樣才能盡快化解品牌危機?或許這正是錦湖輪胎急于尋找的答案。但是,在尋找答案的路徑中,錦湖似乎誤入了歧途。
日前,錦湖輪胎終于不堪承受鋪天蓋地的指責,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召回公告,同時全面啟動公共應急機制,應對此次召回危機,力求挽回事件對品牌的影響。但是,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召回公告,卻因“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諸多細節,在業界再一次引起軒然大波。
4月6日,《中國企業報》記者致電錦湖輪胎中國市場部負責人,但其拒絕就相關問題進行回應。相關專家指出,錦湖事件及錦湖的態度,很可能使其品牌就此折戟中國市場。
召回公告引發質疑
4月1日,錦湖輪胎事件終于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錦湖宣布,從4月15日起,召回2008年至2011年生產的相關批次問題輪胎,涉及數量共計302673條。這是自今年3月15日央視對錦湖輪胎曝光以來,錦湖輪胎高層在被迫道歉之后作出的又一個實際動作。
然而,這份召回公告卻再次招致了業界和媒體人士的強烈質疑。
焦點集中在召回的數量問題。錦湖在公告中稱,此次問題輪胎產品涉及數量共計302673條,但這一數字立即遭到了相關專家的質疑。
“30萬條輪胎實在太少了,不過是5—6萬輛汽車的量�!敝嚪治鰩熧Z新光對《中國企業報》記者分析指出,“錦湖輪胎的問題是摻入了過多的返煉膠,但目前并不清楚其這種做法已經有多長時間,但錦湖輪胎天津工廠一年的產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條�!�
30萬和1000萬,這其中的差距可謂不啻天淵。錦湖的30萬條召回數量到底依據的是什么呢?
“我們也不清楚!”4月6日,當《中國企業報》記者就此問題詢問錦湖輪胎中國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趙華橋,后者用明顯激動的語氣表示,“我們的召回公告已經掛在公司官網和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這就是事實�!�
不過,有媒體人士在解讀“錦湖輪胎天津工廠部分產品召回公告”時卻發現,錦湖召回的某些批次是“節假日”生產的。
據悉,錦湖在“召回公告”中列出了問題產品的生產批次和日期。分別為錦湖天津工廠2008年生產的批次編號為C0 2208和C04008、2009年生產的C0 0509和C0 0909、2010年生產的C0 2410和C0 2910以及2011年生產的C00111等錦湖輪胎產品。生產日期分別為2008年第22周和第40周、2009年第5周和第9周、2010年第24周和第29周以及2011年第1周生產的僅限于指定規格,包括已經使用或未使用的全部輪胎產品。
該媒體指出,2008年第40周正值國慶節長假、2009年第5周為春節,而2011年第1周正趕上元旦假期。有業內人士指出,節假日期間產量會比工作日少很多。
這似乎為錦湖“30萬問題輪胎”的數據打了圓場。但錦湖輪胎中國董事長李漢燮4月2日給中國消費者的致歉信中的語言卻讓人頗費猜測:“我們將對錦湖輪胎自2008年3月以來在中國生產的乘用車用輪胎產品開展為期6個月的免費檢測活動,對符合更換范圍和條件的產品進行免費更換�!�
這是錦湖負責任的體現還是其“欲蓋彌彰”?錦湖問題產品對應的日期是否真實?未被披露的錦湖產品是否絕對沒有問題?
真正的答案尚未浮出水面。
但“現在錦湖已經不好收場了”。賈新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