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車市正全力沖擊1800萬銷量之時,貫穿全年的汽車召回事件將是今年車市一個不能回避的關鍵詞,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中國今年汽車召回事件共計95次,大大超越2009年的57次,2008年的47次。而相比2004的10次,今年汽車召回數量幾乎翻了10倍。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幾乎為零的召回紀錄非但不意味著本土品牌質量已經超越國際水平,卻恰恰反映出中國召回制度之缺。
93起召回拷問第一銷量
日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遞交了召回報告,由于車輛前內側擋泥板內襯與制動管路干涉缺陷,將于 2010年 12月 24日起召回部分2007-2010款的進口吉普牧馬人[綜述 圖片 論壇]車輛,據該公司統計,涉及車輛數為3622輛,型號為牧馬人兩門款/牧馬人四門款,生產日期為2006年5月15日至2009年8月9日。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也公告稱,由于前排副駕駛座感應系統缺陷,將從2011年2月16日起召回部分進口的2004~2007年款凱迪拉克(CTS[綜述 圖片 論壇]車輛,涉及7939輛,生產日期為2004年3月23日至2007年6月26日。
記者注意到,僅11月份,就共有長安福特馬自達、北京奔馳等10家企業實施16批次召回,平均不到2天就有一起召回,涉及車輛超過6萬輛,其中多數原因都是質保措施不到位導致的質量控制問題。
雖然中國車市從2009年開始就穩坐世界頭把交椅,然而與 “世界第一”如影隨行的不僅僅是汽車市場的異軍突起,新車質量問題也與其銷量“同步增長”。
豐田召回數量今年奪冠
如果設立一個中國汽車召回排行榜,豐田中國及其在華合資企業無疑將是“最大贏家”。據記者統計,豐田今年在中國市場發起了7次召回事件,共計277,491輛,雄踞“召回排行榜”榜首。
就數量而言,長安福特也在今年召回超過20萬輛車。東風日產的熱銷車款騏達[綜述 圖片 論壇]、頤達[綜述 圖片 論壇]、軒逸[綜述 圖片 論壇]和逍客[綜述 圖片 論壇]也經歷了召回,總量也達18萬輛之多。而沃爾沃、東南、捷豹、Jeep等品牌也在今年因不同質量問題多次召回車輛。
業內人士認為,“豐田召回門”正是召回大規模出現的一個轉折點,而車企召回的影響也正在持續發酵。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日系品牌在轎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高于歐美品牌,但第二、三季度則被持續反超,日系品牌1至10月的市場份額已由去年同期的26.1%下降到23.8%。
自主品牌召回總“羞羞答答”
雖然國內汽車召回呈現激增,但與國外仍有很大差距。去年美國汽車銷量不到1100萬輛,共發生召回500次,今年我國的汽車召回次數雖然有所增加,但也不足百次。而更令人震驚的則是,翻閱今年的93起汽車召回公告,完全不見自主品牌汽車身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從汽車召回制度建立開始算起,自主品牌僅有7次召回歷史。
自主品牌車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召回事件,那么中國汽車質量都在豐田之上嗎?其實不然,諸如爆震、半軸異響、燒機油、剎車油管與懸掛連桿干涉等等更多相似的問題一直與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如影隨形”。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汽車在技術和質量等方面和美國存在很大差距,但美國的汽車召回次數是中國的近5倍,這體現了車企對召回的不同態度,也反映了汽車廠家對消費者負責任的不同程度。“為汽車召回付出的高額成本是自主品牌所不能承受的,這也是中國自主品牌召回總是羞羞答答的原因之一。”該人士坦言,“隱瞞缺陷的車企將被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的,這個處罰實在太少了。 ”
汽車三包有望明年出臺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相關人士透露,汽車“三包”政策已經進入深入研討并正在著手制定可操作的細則規范,“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臺”。同時,新版《汽車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也有望在近期實施。相比舊規,新規加大了處罰力度,生產者故意隱瞞汽車產品缺陷,或生產者未按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等多種行為,將被追刑責,最高處以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的罰款。
與之前的召回規定相比,新版規定了該條例的適用范圍,即在中國境內生產、進口、銷售的汽車產品的召回及其監督管理。也就是說,該條例將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外國企業納入到監督管理范圍內,與國內企業一視同仁。
其中,對于主管部門責令生產者實施召回,生產者仍未召回的,“新版規定,構成產品質量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相關責任;未構成產品質量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進口,處以違法生產、銷售、進口產品貨值金額5%以上5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以往汽車企業和經營者不履行召回義務,主管部門最多對其進行警告和要求重新召回,處罰金額最高也僅為30000元。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師賈新光表示,過去的汽車召回相關法規有很多不足,懲罰力度太低,而現在的新條例征求“意見稿”中加大了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