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經銷商何衛國沒有想到的是,綠豆價格的快速變化居然改變了他打招呼的方式:“前幾個月賣得最火的時候,回家跟種地的老鄉打招呼都不問‘吃過了么’,而是問‘種綠豆了么’。”
不過,如今綠豆價格已跌掉三成。老何再這么問,都沒人理他。
今年以來,隨著部分農副產品價格的急漲急跌,物價走勢似入迷局,形勢引人關注。
急漲急跌:內藏怎樣玄機?
下跌的不光是綠豆。“5月份夏椒賣價最高,漲到每斤5元,才一個多月,就暴跌到1元多錢。跌得這么狠還第一次遇到。”老何想不明白。
過去幾個月來,我國一些農副產品價格呈現出近年少有的急漲急跌現象,先是粳米、玉米等糧食品種,大蒜、蔬菜、綠豆等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一時間,“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瘋”等成為流行詞匯。然而就在一個月內,據相關統計,一些前期高漲的農副產品價格又出現10%至30%不同程度的回落。
這種波動不但讓百姓無法理解,各有關部門也就此作出了天氣波動、游資炒作等相異的解釋。
有專家指出,物價暴漲不排除資金炒作這一貨幣因素,這正是大蒜、綠豆價格暴漲的一大原因,使本輪商品價格上漲呈現出四處冒泡的特點,當天氣轉好、炒家資金撤離后,又加劇價格下跌。
“按下葫蘆浮起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撰文稱,這是去年過多的貨幣投放到經濟領域的表現。“就好比飯吃多了,消化不了,不是腸塞肚脹,就是胃疼腹瀉。”
在菜價等農副產品價格波動之時,與百姓關系密切的生活類價格也呈現出新走勢。近一個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一些熱點區域房屋租賃價格平均漲幅超過10%,店面租金的漲價,增加了商家的經營成本,不少商家通過提價來化解成本,這導致了一些熱點地段日常服務價格的上漲。
此外,煤氣水電等價格也存在上漲的趨勢。渣打銀行經濟師李煒判斷認為:“未來食品對物價上漲的作用在逐步縮小,服務等非食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拉動作用在不斷增加。”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