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通縮:幻象究竟幾重?
雖然國家統計局尚未發布6月份的物價指數,但不少專家預計6月份CPI同比會在超過3%的基礎上繼續維持高位,人們擔心:去年貨幣的高投放,今天會否迎來通脹時代?
“不能因為貨幣增多就判斷說一定會出現惡性通脹�!遍L期對物價問題進行研究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小廣并不認同這樣的觀點,“最近二十年股市、樓市等資產市場成為吸納貨幣的蓄水池,超發的貨幣會集中在資本市場,不一定會帶來商品價格的上漲�!蓖跣V判斷,從糧食穩產、貨幣回落、產能過剩等抑制通脹的幾大因素看,引發通脹的力量正在減弱。
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現在還沒有原材料產品和食品價格的上行壓力,造成食品價格上漲的國內因素也很可能不會持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去年底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雖不斷高企,但環比增勢已出現下降,通脹壓力趨緩。
王小廣認為,未來更要警惕通縮的風險。“去年刺激經濟的措施帶來了產能的擴張,如果過剩產能不能通過出口得到消化,就會加劇國內的產能壓力,這雖可成為平抑物價的重要因素,但也會持續推低價格,產生通縮的可能�!�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