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院為杜絕“假親屬”等違規情況制訂新規,DNA鑒定證明雙方是親緣關系后才進行手術
37 年前一對雙胞胎姐妹降臨在樂至一農家小院;37年后,姐妹倆又將并肩躺在腎移植的手術臺上,姐姐將把自己的腎捐給罹患尿毒癥的妹妹全雙容,以延續她的生命。上周,為了從醫學角度證明外貌上有些差別的兩人是雙胞胎,在主治醫生的建議下,她們向西南司法鑒定中心提交了DNA鑒定申請。昨日下午,兩人的血液樣本被送到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鑒定結果將在近期出爐。
“有公安局、民政局和公證處的資料證明我和姐姐是雙胞胎,為啥子還要做DNA鑒定啊?”躺在病床上的全雙容有些疑惑。
按照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華西醫院為了杜絕親體器官移植手術中出現“假親屬”等違規情況,已經制訂了一條新規:在醫院內實施的任何一臺親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和捐贈器官者必須做DNA鑒定,證明雙方是親緣關系后才能進行手術。
明明是雙胞胎為啥還做DNA鑒定
全雙容躺在成都軍區總醫院腎內科過道邊的加號病床上。沒有人陪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發呆,說起話來很費力,疾病的折磨使她面黃肌瘦。自5月25日住院,全雙秀就一直在醫院旁租房照顧妹妹。
“姐姐生下來就比我胖些,從小也很照顧我。”全雙容兩姐妹感情很好,17年前同一時間結婚,同年同月又先后分別生下一兒一女。全雙容被確診為尿毒癥需要換腎后,全雙秀決定將自己的腎捐給妹妹。
“醫生說我們需要做DNA鑒定,證明我們是雙胞胎外,還要搞清楚是不是同卵雙生的。”全雙容有些疑惑地小聲念叨:“我和姐姐看起來不太像。但有公安局、民政局和公證處的資料證明我們是雙胞胎,為啥子還要做DNA的鑒定啊?”
華西醫院醫學實驗科副教授應斌武說,用DNA鑒定技術來確定兩姐妹的“身份”,除了要鑒定她們是否為雙胞胎外,還要搞清楚兩人是否是同卵雙生。從遺傳學角度上看,同卵雙生雙胞胎的DNA幾乎是100%相同,接受器官一方手術后所發生的移植排斥反應就比較小。
華西醫院副院長曾智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華西醫院每年要做上百臺親體器官移植手術,去年成功實施了78例親體腎移植手術,56例親體肝臟移植手術。其間發生過幾起“假親屬”的有償捐贈情況。他說,去年11月,一位四川籍男性患者在準備做肝臟移植手術期間,帶著捐肝給自己的“舅舅”和相關證明住進了醫院。但操著一口河北口音的“舅舅”引起了醫生的注意。“兩人平時的言談舉止一點也不像親戚,彼此也不太了解。”醫院隨后向派出所報案,經過警方調查兩人提供的證明均系偽造,醫院毅然停止了移植手術。類似情況發生過幾次,但均被醫院制止。
杜絕“假親屬”醫院無奈制訂新規
為了在醫院范圍內杜絕親體器官移植手術中出現“假親屬”,華西醫院作出新規,患者和向其捐贈器官的親屬除了要向醫院出示證明兩人親屬關系的戶口本、公證書等證明外,雙方還必須做DNA鑒定(夫妻除外),證明雙方有親緣關系后才能進行手術。
曾智副院長表示,醫院無法鑒定患者所提供證明的真假,但可用DNA鑒定的方法來識別雙方關系的真偽。這不僅是從醫學上對患者負責,也是從法律層面上對社會負責。希望通過DNA這種科學、權威、不可偽造的方式來杜絕違規情況的發生。
華西醫院醫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醫學的角度上講,親屬間器官移植配型和手術成功率高,且可以較少服用支持藥物,效果好。衛生部也提倡親屬間的器官捐獻。但是背后可能存在的隱患也使得醫院、醫生在實施這類手術前格外的小心謹慎。醫院制定親體器官移植手術前做DNA鑒定,能減少因管理層面上帶來的法律上的問題。
按照醫院的新規,接受親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的主治醫生,要提前告知做DNA鑒定的必要性。由患者自行向實驗醫學科提交鑒定申請,外院患者如有鑒定需求也可向西南司法鑒定中心提出申請。鑒定結果將會直接反饋給患者的主治醫生,醫生再根據鑒定報告決定手術與否和相關治療計劃。
律師說法
捐者需謹慎醫者要守法
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江敏說,親屬間無償捐獻器官是義舉、善舉,但捐獻者在行使捐獻行為時,不能違反法律強制性、禁止性規定。醫療機構作為實施人體器官移植的操作人,更應嚴格遵守醫療法律規范,全面完整地履行法定義務。華西醫院要求親體器官移植雙方做DNA鑒定,是對這類移植手術面對的法律、道德、倫理上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有充分的預見和預防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通過DNA鑒定將風險和不良后果降至最低。還有利于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避免醫患糾紛。這一規定也是符合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從事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的管理要求的。(記者程渝實習生李霞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