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手機市場,雖然低端手機份額占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其市場空間已逐步被中檔價位手機侵占。近日,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發布《2009-2010年中國移動終端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手機市場上中端產品的份額正在不斷增加,從2008年的25%上升到2009年的44%,而千元以下的低端機份額已降至只有51%。
自3G牌照正式發放1年多以來,3G終端產品偏少的尷尬格局正逐漸改變,這在智能手機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3G產品不僅終端品類日益增多,而且其身價也逐漸走下高價神壇,開始以“親民價”搶占市場,價格結構開始逐步優化。
移動終端價格結構進一步優化
工信部報告顯示,全國手機款數、市場規模均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2009年全國手機出貨量達到2.79億部,同比增長16%,扭轉了2008年的負增長格局。在手機價格分布方面,該報告顯示,售價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占比有小幅提升;售價在1000到3000元之間的中端手機數量快速增長,競爭更加激烈;售價低于1000元的低端手機數量有所降低,但仍然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思閱咨詢對我國手機終端產品市場監測,目前我國手機市場呈現出一種新的態勢,即中端層次的手機市場份額正呈現出逐步擴大的趨勢,而低端手機市場正進一步壓縮。因此,業內人士認為,3G智能手機正駛入平民時代,或成消費者時尚裝備首選,售價在1000到3000元之間的中端手機很適合這部分人的需求。
從目前的中國手機市場來看,移動終端的價格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技術的進步,如攝像頭、觸摸屏、GPS、音樂播放等功能都已成為大部分手機的標配,同時也使得手機價格不斷下降。基于此,中檔手機的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25%上升到2009年的44%,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越來越高。雖然中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大幅上升,但由于我國農村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老年、少年用戶的不斷增加,低端手機仍占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摩根士丹利認為,3G是移動互聯網取得成功的關鍵,2010年將因用戶普及率超過20%成為3G的“主流”拐點。IDC分析師凱文.雷斯蒂沃表示,智能手機的增長將促進今年的市場增長,在拉美、亞太不包括日本 等地區尤其如此。
運營商發力中檔手機市場
目前,國內三家運營商都已開始加大中檔價位手機的投入力度,并希望借此加快用戶的拓展。
今年6月底在東莞舉行的天翼3G互聯網手機交易會上,三星、宇龍、等10多家廠商,約數十款天翼3G手機首發亮相,當中智能手機軍團和中檔手機軍團出場頻次較高,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6月前后,中國電信首批十余款3G手機已陸續上市。對這批價格在1000至6000多元之間的中高端3G手機,中國電信實行“明星旗艦產品”的策略,聯合終端廠商共同投入巨資進行推廣。
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表示,目前天翼終端的結構呈啞鈴型,中檔手機比較少。因此,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千元手機及中高端智能手機將組成中國電信3G手機終端的發展戰略。未來,中國電信將拓寬3G終端的銷售渠道,多管齊下推動3G終端的普及。
在中檔手機市場上,中國聯通(600050)和中國移動則是“曲高和寡”。中國聯通目前上市的1500元以下的機型不超過兩種,而中國移動更是只有多普達、三星等少數企業“撐腰”。
日前,中國聯通也宣布推出包括諾基亞5235、索愛M1i、中興X850、等首批五款千元3G智能手機,并表示下半年還將推出多款千元智能3G手機。
很顯然,為增加用戶絕對量,運營商開始有意識地轉向中低端手機市場。工信部報告顯示,在入門級手機市場,通常只是諾基亞、三星等企業憑借高生產率優勢制造;而中國手機企業所面向的市場雖然也是中低端手機市場,但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其手機價格更多集中在500到1000元之間。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三大運營商中檔手機戰略的實施,將增加客戶對其網絡和終端的信賴,從而產生黏性,并促進3G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