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升:不惑與大惑
2007-03-02 10:32 競爭力
主文二:李東生的天命之坎
2007年4月30日,這是中國內地上市公司披露最新年度報告的截止日,TCL集團(SZ 000100)就預定在這一天,公布其上市以來第二份虧損的年度報告。這意味著在今年的“五一”長假過后,TCL集團可能戴上ST的帽子。
生于1957年7月的李東生將步入知天命之年,距離其全面掌控TCL集團不過10年,便迎來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危機”。而就在3年前,李東生還借著拋出“龍虎計劃”、完成TCL集團整體上市、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等大手筆,幾乎登上了職業生涯的頂峰,隨后滑落。
隨著兩次國際并購帶來的巨額虧損,從2005年下半年以來,外界對李東生及TCL集團的質疑不絕于耳,大體集中于以下幾點:并購準備不充分;對整合的困難估計不足;缺乏國際化管理團隊,內部人事紛爭;未能抓住產業轉折點,錯失市場機會等等。
李東生度過了難挨的一年多,其間也不乏反思,反思不可謂不深刻,最終結論只有一個:國際化的大方向沒有錯。
對于曾將2010年的營收目標定為1500億元(2005年度為517億元)的TCL集團而言,這是一個無比準確的結論,畢竟國內市場的增長已近極限。但質疑和反思目前大多還只停留在紙上談兵,讓人徹底打消擔憂恐怕還要實在業績。
2006年底,李東生終于在扭虧這一現實目標的重壓下,對巨虧的歐洲業務動了大手術——節約成本成為其主要目標,這跟當初收購時企圖以低成本贏得國際市場的思路并無二致。TCL集團由此將在2007年重新獲得盈利,這已幾乎毫無懸念可言,但這并不能清晰回答:在李東生帶領下,TCL集團走過規模擴張的10年后,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