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升:不惑與大惑
2007-03-02 10:32 競爭力
一再推遲的扭虧
因TCL移動在2004年業績的大變臉,萬明堅以“健康原因”從TCL集團離職(目前任職于四川長虹下屬國虹通訊)。而李東生則因2003年時的一帆風順,決意將彩電和手機兩大支柱打造為國際級項目,還有意通過并購將白電(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產業迅速做大做強,成為其另一個支柱。
李東生沒有想到的是,“龍計劃”將其拖入了虧損的深淵,以至于沒有機會去實施“虎計劃”。TCL集團在2004年先后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的方式(TTE和T&A),收購了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由于對虧損已有預期,李東生定下了18個月扭虧的目標。
現實無情。2004年度TCL集團的營收增長43%達到402.8億元,但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57%至2.45億元,主要原因是“原湯姆遜彩電歐美業務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存在較大虧損,加之TCL移動的手機業務下滑”,其中僅T&A在2004年后四個月虧損便達2.83億元。
虧損在2005年進一步加劇,第一季度TCL集團就整體虧損了3.27億元,并購而來的業務將其國內市場的微薄利潤吞噬而盡。而此時TCL集團上下仍處于“龍計劃”帶來的亢奮中,都對嚴峻的現實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
隨著兩家合作方先后將合資公司的股權置換為上層公司(TCL多媒體和TCL通訊)的股權,巨虧的挑戰轉由TCL集團一力承擔。最終TCL集團將原定用于“收購兼并”的數億元資金轉為補充流動資金,以緩解財務壓力,還在2005年末變賣了旗下TCL國際電工和樓宇科技,由此獲得股權轉讓收益約12億元,但還是沒能改變這一年整體虧損3.2億元的結局。
時至今日,李東生稱,TCL集團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2006年將實現扭虧為盈。在苦苦的等待后,這一誓言帶來了一絲曙光。在2006年前三季度,TCL集團虧損仍高達7.01億元,當季卻盈利3100萬元,這是其進行并購之后的首次。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