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升:不惑與大惑
2007-03-02 10:32 競爭力
十年之間的兩度危機
在李東生職業生涯中,第一次危機發生在1996年。
李東生在1990年代初期開創TCL彩電產業時以“貿”起步,當時以電話機為主業的TCL集團給李東生支持甚少,李東生惟有集中少得可憐的資源,鋪設渠道和推廣品牌。如果準確界定,TCL王牌彩電的起飛,僅僅靠的是市場營銷力與品牌影響力,而非技術研發力和產品制造力。
在1996年以前,李東生打造起來的就是一個全國營銷網絡和一個全國知名品牌,當時TCL彩電業務不僅沒有研發機構,甚至沒有自己的工廠,所有電視機全部委托香港長城公司惠州制造基地來貼牌生產。
在1996年2月,李東生遭到一個睛天霹靂。香港長城公司老板突然車禍身亡,其遺孀欲把惠州制造基地高價賣給李東生的競爭對手。而對手志在必奪的意圖很明顯,從產品制造上徹底扼殺李東生,讓TCL無貨可賣。當時中國彩電工業的制造能力都隸屬于各個品牌自有,沒誰會給TCL貼牌加工。李東生幾近絕境。
苦無計策的李東生被迫把自己隔絕于香港辦事處。當時隨行人員回憶:李東生把自己關在套房的里屋中,偶爾在中午走出來刷刷牙,偶爾在半夜冒出來洗洗臉,聽不到旁人的關心,也不說自己的心情,臉上總有一些恍惚。李東生事后承認:“我當時就站在崩潰的邊緣,在難以起死回生的絕望中苦苦等待著一線生機。”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2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3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4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5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6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8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9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10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